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是防止粉尘爆炸事故、保.障人员与设备安全的重要制度文件,一般适用于涉及可燃性粉尘生产、加工、输送、除尘、储存等环节的企业。根据国家标准(如《粉尘防爆安全规程
GB15577-2018》《工业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范 GB/T 33544-2017》)及行业安全管理要求,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:
一、总则与适用范围
明确本制度的目的、依据与适用范围。
规定防爆管理的总体目标:防止粉尘爆炸、杜绝重大事故、保.障生产安全。
指出适用于哪些生产车间、设备或岗位(如粉碎、混料、筛分、输送、包装、除尘等)。
二、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
建立粉尘防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,明确主要负责人、安全管理部门、技术部门的职责。
企业负责人应对粉尘防爆负总责;安全部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;技术部门负责防爆设计与维护。
明确岗位责任制:操作工、维修工、班组长等的安全职责。
三、粉尘防爆风险辨识与评估
明确企业应定期开展粉尘爆炸危险性辨识与风险评估。
包括粉尘的种类、粒径、浓度、蕞低着火能、爆炸下限、爆炸压力等参数测试与记录。
对高风险区域(如除尘系统、料仓、粉碎机)进行重点监控。
四、工艺与设备安全要求
工艺设备必.须密闭、接地、防.静电、防火花设计。
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材料与工具。
粉尘收集与排放系统应采用防爆型除尘器(如布袋除尘器设置泄爆口或隔爆阀)。
输送管道与储料仓应设有泄爆装置、阻火装置或隔爆阀门。
电气设备需符合防爆等级(如 Ex d、Ex e 等),不得使用普通电机。
五、除尘系统管理
定期清理积尘,防止沉积层厚度超.过规定(一般≤5mm)。
禁止使用压缩空气吹扫粉尘。
除尘器应设置差压监测、温度报警及自动停机保护系统。
检修或清灰时应先停机断电,并经主管批准。
六、防火防爆措施
制定并落实防火源控制措施:禁止烟火、控制摩擦、静电、冲击等点火源。
严格控制粉尘浓度,保持通风换气。
设置防爆泄压口、隔爆阀、阻火器等防护装置。
定期检测设备接地电阻、防.静电性能。
七、运行与维护管理
设备运行前应进行防爆安全检查。
建立设备台账与维护记录,对关键部件(电机、轴承、皮带、除尘系统)实行定期维护。
定期检测粉尘浓度与温度。
严禁带负荷清理或在设备运转时拆卸防爆装置。
八、安全培训与应急管理
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粉尘防爆知识培训,包括事故案例教育、设备操作规范、应急处置。
定期组织防爆演练和应急演习。
制定粉尘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,明确报警、停机、疏散、灭火、通风、救援等步骤。
九、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
建立定期检查制度(如每月一次全面防爆检查)。
发现隐患必.须立即整改并记录。
安全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与闭环管理。
十、附则
说明本制度的执行日期、解释权及修订管理方式。
与企业其他安全制度(如电气安全、动火作业管理、有限空间作业)相衔接。